首页

女王第一视角调教

时间:2025-05-30 01:34:58 作者:国产首款 中国科学家育成的干白葡萄酒酵母量产应用 浏览量:54436

  中新网西安5月29日电 (阿琳娜 付文婷 李晓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9日对外公布,5月下旬,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酿酒微生物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刘延琳教授团队历时17年育成的国内首株干白葡萄酒本土酿酒酵母NX16菌株实现产业化并成功量产,截至目前已在东欧酿造了500余吨干白葡萄酒。

  这也是该团队继2013年率先实现两株干红葡萄酒本土酵母CECA和CEC01产业化应用,实现本土葡萄酒酵母产业化应用“从0到1”的突破后,选育并产业化的第3株本土酿酒酵母菌株。

图为酵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

  据了解,2000年以来,在国家相关项目支持下,刘延琳团队首次系统完成了中国葡萄酒主产区酵母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与研究,建成保存有2万余株酵母的种质资源库,获得了316种基因型的酿酒酵母核心种质,为本土酵母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需求是我们研发的导向。”刘延琳介绍,干白葡萄酒是全球酒类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低酒精度、无糖的干白葡萄酒以其清爽的口感和多样化的风味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为此,提升酒品的质量与风格迫在眉睫。

  为了找到适合中国风味的干白葡萄酒酵母,2007年起,刘延琳团队在宁夏御马酒庄葡萄园采集了上千株酵母资源,经过菌株抗逆性与酿酒特性研究、菌株发酵初筛、小容器酿酒试验复筛、中试到大生产试验,并在新疆、宁夏贺兰山东麓、环渤海湾等葡萄酒产区的多家企业开展了8年以上的中试和大生产示范应用,育成国内首株干白葡萄酒本土酿酒酵母NX16菌株。今年全球第二大酵母公司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对NX16酵母开展了市场化推广。

  “目前,我们已经选育出29株酿酒功能细分的优良本土酵母菌株,后续将继续通过与企业产学研紧密合作,不断突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酵母,不仅提升中国葡萄酒整体质量方面,更期望本土酵母在多样化、个性化表达方面奉献独特的‘微生物风土’,实现‘中国风土,世界品质’。”对此,刘延琳充满信心。(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州百年“双清楼”开放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生态文明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利于推动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500余位青少年“亮剑”湖南省击剑冠军赛总决赛

本报电 (钟欣)“青春有约 蜀里同行”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近日在四川成都开营。26名来自世新大学、台湾大学、铭传大学的台湾大学生与26名四川大学学生“结对”,开启为期一周的交流研学活动。

财政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20.37亿元 支持实施秋粮作物“一喷多促”

今年70岁的陆环琴早在20年前就经常往返于上海和温汤两地,但因为工作,只能在寒暑假来待一段时间。“年轻的时候要是有高铁,我可能每周都会来,退休后便长期定居在此,小孩们从上海过来看我们也非常方便。”

学习进行时|为民的事没有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和湖北的故事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征程上,“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就有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两岸近800人在闽参与橄榄球交流赛 创赛史之最

放眼广袤田野,总书记思虑深远:“民以食为天。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我们中国的农业专家,也要靠我们中国的农民。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